中醫雜談|#9|如何餵小兒吃中藥?

今天就來看看如何餵小兒吃中藥?

還記得中醫系大一的時候蘇奕彰老師(現任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)的課程中說過,他開處方的時候味道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,如果藥很難吃,病患連吃下去都困難要如何治病。當時只是當課堂上的玩笑,如今自己也擁有開立出方子給病患的權力,才知道藥好不好吃的確會影響服藥的順從性。

還記得中醫系大一的時候蘇奕彰老師(現任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)的課程中說過,他開處方的時候味道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,如果藥很難吃,病患連吃下去都困難要如何治病。當時只是當課堂上的玩笑,如今自己也擁有開立出方子給病患的權力,才知道藥好不好吃的確會影響服藥的順從性。

今天就來看看如何餵小兒吃中藥?

前陣子的電子衛教單(限動精選可回顧)有提到0歲開始就可以吃中藥,那麼究竟要如何餵?所長本身沒有照顧幼兒的經驗(只有用中藥餵小鳥的經驗),於是查閱資料加上與病患家長的交流得到一些想法。
在此之前先有一個概念,幼兒因為體重輕,所給的劑量也是相對少。


即便藥量少,但是要讓幼兒吞藥粉可行性極低,有嗆到的危險性,一定要加水變成泥狀,不建議加到奶裡面,萬一真的不喜歡那味道,會整瓶奶都報銷,以後也可能對奶產生恐懼。
盡量別加太多水,這樣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把藥吃完。變成泥狀後就是慢慢讓小朋友嘗試,家長可以先用舌尖試味道,如果覺得苦的難以入口,可加一些麥芽糖矯味,泥狀餵食可用於開始吃副食品的幼兒。如果更小的嬰兒可以把藥粉塗在手指或奶嘴讓小兒吸吮,從小習慣中藥味道也有助於長大後對中藥的接受度。

最近有小病患抱怨藥粉好乾,很難吃(不是指味道),對於藥粉的恐懼其實不只有小兒才有,吞嚥功能不好的老人、或是討厭藥粉黏上顎感覺的族群也時常耳聞,此時還是建議藥粉混少量溫水一口喝掉最佳,所長90+歲的阿罵是用醬油碟放藥粉加少許溫水化開,慢慢喝掉。

近日有家長回饋,一歲幼兒藥泥吃完了開始哭,嫌藥太少,實在太好吃。

從開業不到三個月來,日濟安的藥粉被稱讚好吃的評價不勝枚舉。所長還以為自己開的是餐廳,因為受到鼓勵,所以也更注意矯味劑的選擇與添加。畢竟小兒只要藥吃得下去,疾病康復速度十分快速,讓醫者也很有成就感。但矯味劑不是萬能的,有時真的需要用苦藥的時候,味道很難被矯正過去,但因為小病患之前對中藥的印象都是好的,雖然大哭但還是吃進去,腸病毒也在幾天內康復,可以回到公托上課。


結論
●尚未吃副食品的嬰兒可以將藥粉塗在奶嘴或手指讓他吸吮
●開始吃副食品的幼兒可用泥狀餵食法,醫師幫忙加矯味劑或是家長添加麥芽糖
●已經可以吃藥粉的小朋友,藥粉混少量溫水一口喝掉比直接把藥粉倒到嘴巴更好吞

#高雄中醫 #苓雅中醫 #埋線減重 #中醫美容 #中醫內科調理 #中醫兒科調理 #小孩吃中藥
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儲存加分享給在意的親人朋友。有掛號建檔過的朋友尚未加入line notify,趕緊加入電子衛教單不漏接,https://gptcm.tw/GPNET/LINE_Notify/ClinicLine?CID=BRTCM

若手機加入有問題請參考最新消息的置頂貼文有教學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