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減重|#93|血脂、內臟脂肪、皮下脂肪差在哪?完整解析與改善方法

健康飲食、內臟脂肪、血脂、運動減脂、體脂控制

你知道血脂、內臟脂肪、皮下脂肪對健康的影響完全不同嗎?

本文帶你了解三者差異與危險性,並提供改善方法,幫助你降低血脂、減少內臟脂肪,維持健康。

血脂:心血管的隱形殺手

血脂指的是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。當血脂過高時,血管會逐漸變窄、變硬,長期下來可能引發 心肌梗塞、中風 等重大疾病。
👉 重點提醒:血脂異常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常常要靠抽血檢查才發現。

如何改善?

  • 飲食:選擇橄欖油、堅果、深海魚等「好油脂」,少吃油炸物與加工肉品。
  • 生活:規律運動、戒菸、限酒。👉 國健署血脂異常衛教

皮下脂肪:看得見的脂肪

皮下脂肪是堆積在腰間、大腿、手臂下那層可以摸得到的脂肪。它影響外觀,也會影響基礎代謝。雖然比內臟脂肪危險性低,但過多還是會增加 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 的風險。

如何改善?

  • 有氧運動(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。
  • 搭配肌力訓練,提升基礎代謝。
  • 飲食控制:避免「斷食一天、大吃一天」這種不穩定的方式。

內臟脂肪:最危險的脂肪

內臟脂肪是藏在肚子深處,包圍肝臟、腸道的脂肪。它會分泌發炎物質,增加 糖尿病、心臟病、失智症 的風險。
👉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雖然不胖,醫生卻提醒「你的內臟脂肪太多」。

如何改善?

  •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(快走、跳舞、騎腳踏車)。
  • 搭配重量訓練,幫助燃脂。
  • 睡眠與壓力管理:壓力荷爾蒙容易讓脂肪堆積在腹部。

共通關鍵:運動與增肌

不論是血脂、皮下脂肪或內臟脂肪,運動都是核心改善關鍵

  • 有氧運動:幫助燃燒脂肪。
  • 重量訓練:增加肌肉,提高基礎代謝,即使休息時也能燃脂。

《黃帝內經》有言:「飲食有節,則氣血足。」——只要飲食節制,再配合規律運動,身體自然會走向健康。
👉 延伸閱讀:減重停滯期怎麼突破?


重點整理表格

類型危險性特徵改善方法
血脂抽血檢查才發現,無症狀地中海飲食、有氧運動
皮下脂肪摸得到,看得見有氧 + 重量訓練,飲食控制
內臟脂肪最高藏在肚子深處,易發炎每週150分鐘運動,壓力管理

常見問題 FAQ

Q1:正常體重也可能血脂異常嗎?

是的,體重正常並不代表血脂一定正常,仍需定期抽血檢查。

Q2: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內臟脂肪?

腰圍是參考指標之一,男性 ≥90 公分、女性 ≥80 公分,可能代表內臟脂肪偏高。

Q3:減脂應該先減體重還是血脂?

應以健康為優先,調整飲食與運動同時改善,血脂與內臟脂肪通常會一起下降。

LINE
線上掛號
電話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