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減重|#92|懶人也能瘦!靠「後燃效應」讓你動一下、燃一整天

後燃效應 EPOC 減重 運動


後燃效應(EPOC)是什麼?

很多人減重靠藥物控制體重,不太想運動,但想要「少動也有效」。這時候 後燃效應(EPOC, After-burn Effect) 就是關鍵。

後燃效應指的是:當你做完高強度運動後,身體仍然持續消耗氧氣與熱量,用來修復肌肉、補充肝醣、調節荷爾蒙與體溫。
👉 換句話說,即便運動結束,代謝仍維持在較高水平,可以持續幾小時甚至一整天。


哪些運動最容易激發後燃效應?

HIIT(高強度間歇訓練)

快走+短跑、跳繩、波比跳等,短時間讓心跳達到最大心率 80–90%,再休息恢復,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
阻力訓練(重量或徒手)

如深蹲、伏地挺身、啞鈴或彈力帶訓練。尤其是複合動作(多關節參與),能增加肌蛋白修復與合成,運動後 14 小時代謝仍然提升

有氧+重訓混合

循環訓練(Circuit Training),結合跳躍、有氧與重量動作,也能引發顯著的後燃效應。

👉 延伸閱讀:揭開減脂成功的底層邏輯


後燃效應的好處

  • 省時高效:幾分鐘高強度動作,就能讓身體在後續持續燃燒熱量,適合不想長時間運動的人。
  • 燃脂效率提升:HIIT 後,脂肪氧化比例更高,燃脂速度加快。
  • 維持肌力與代謝:阻力訓練幫助保留肌肉,而肌肉是代謝的工廠,能提升基礎代謝率。
  • 不必天天高強度:只要偶爾觸發一次,就能「賺」好幾小時以上的熱量消耗。

怎麼開始後燃訓練?

  • 從簡單開始:在家快走 30 秒+慢走 15 秒,重複 3–5 組。每週 1 次也能刺激代謝。
  • 徒手阻力訓練:每週 1–2 次深蹲+伏地挺身,每動作 10–15 次,重複數輪。
  • 生活化小動作:爬樓梯、跳繩、彈力帶拉伸,都是身體的「代謝加油站」。

小結:後燃效應,讓代謝自己幫你燃脂

減重不必天天流汗累垮,只要偶爾啟動 後燃效應(EPOC),就能讓身體在休息時也默默燃燒。
👉 對於正在藥物減重的人來說,後燃效應是「事半功倍」的方法,不必長時間運動,也能有效提升代謝、加快燃脂,讓減重更符合生活節奏。


重點整理表格

運動方式是否能觸發EPOC特點
HIIT✅ 最有效短時間爆發,高燃脂效率
阻力訓練✅ 中高效果保留肌肉,提升基礎代謝
有氧+重訓✅ 顯著循環訓練效果最佳

常見問題 FAQ

Q1:後燃效應一定要做很累的運動嗎?

不需要。即使是快走+短跑的間歇運動,也能有效觸發。

Q2:多久做一次後燃運動比較好?

每週 1–2 次即可,不必每天做,讓身體有恢復時間。

Q3:藥物減重的人適合做EPOC運動嗎?

可以,但強度可依個人狀況調整,避免過度疲勞。

相關衛教–國健署:認識健康體能

LINE
線上掛號
電話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