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不胖真的是好事嗎?
雖然門診中較常遇到需要減重的患者,但偶爾還是會有幾位「怎麼吃都不胖」的人。吃不胖雖然讓許多人羨慕,但對當事人卻是一種困擾。所長本人也曾經從 43 公斤努力增胖到 50 公斤,靠的不只是認真吃飯,還搭配 中藥調理與生活習慣調整。今天就來分享:為什麼有些人吃不胖?又該如何健康增胖?
吃不胖的常見原因
排除掉內分泌疾病(如甲狀腺亢進、糖尿病等)後,吃不胖的人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- 食慾差,導致吃不多
- 吸收功能差,吃得多卻不吸收
- 腸胃不好,吃了就拉
中醫《素問》有言:「五味令脾,脾主運化。」若脾胃功能不足,就算吃再多食物,也無法有效轉化為氣血與肌肉。這也是為什麼中醫強調,想增胖,先調脾胃。
👉 延伸閱讀:補氣補血不用藥?一碗白飯,能養脾胃讓氣血自然好起來
中醫增胖方法:調理體質是關鍵
針對不同體質,中藥會有不同的調整方向:
- 食慾差型:補益脾胃、健運消化
- 腸胃虛弱型:溫中健脾,改善腹瀉
- 吸收不良型:補氣養血,提升轉化率
除了藥物調理,生活習慣同樣重要。
吃不胖該怎麼做?4 個實用增胖方法
1. 充足睡眠
無論是 豐胸、減重還是疾病恢復,睡眠都是最關鍵的修復時間。睡眠不足會干擾荷爾蒙分泌,增加代謝壓力。研究顯示,睡眠不足會影響 瘦素(Leptin)與飢餓素(Ghrelin),導致體重控制困難(Pubmed)。
2. 適度運動(特別是重量訓練)
**無氧運動(阻力訓練)**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長,讓增加的熱量轉化為肌肉而不是脂肪。重量訓練也能提升基礎代謝率,即使休息時也會消耗更多能量。
3. 好好吃飯:以原型食物為主
- 白飯:最佳補氣養血食物
- 優質蛋白質:雞胸肉、雞蛋、魚、豆類
- 均衡飲食:三餐固定,不因為吃不胖就放縱垃圾食物
4. 聰明加餐,逐步擴充食量
對於食量小的人,可在餐間增加點心:
- 優格 + 燕麥脆片
- 堅果 or 堅果飲
- 水果搭配乳製品
這些方式能在不增加腸胃負擔的情況下,慢慢訓練胃口。
吃不胖 vs 吃太胖:原因與改善方法
體質 | 主要問題 | 改善方向 |
---|---|---|
吃不胖 | 食慾差、吸收差、腸胃弱 | 中藥調理脾胃、充足睡眠、阻力運動、均衡飲食 |
吃太胖 | 熱量攝取過多、瘦素阻抗 | 控制飲食、增加有氧與阻力運動、提升代謝功能 |
常見問題(FAQ)
Q1:吃不胖是不是代表比較健康?
👉 不一定。若體重過輕,可能伴隨 營養不良、免疫力下降,甚至女性可能出現月經不調。
Q2:是不是多吃垃圾食物就能增胖?
👉 否。雖然體重會增加,但大多是脂肪,長期反而造成內臟脂肪堆積,增加慢性病風險。
Q3:吃不胖的人需要做健康檢查嗎?
👉 建議要,尤其要排除 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。
結論
吃不胖並非「上天的恩賜」,而可能是一種 體質與健康的警訊。透過 中醫調理脾胃、充足睡眠、阻力運動與正確飲食,才能讓營養真正吸收,轉化成健康的肌肉與體重。